这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在正定》这本书,使我感到受益匪浅。那段峥嵘岁月,青春激情,读起来使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书中的故事回忆。
书中生动还原了,1982 年 3 月到 1985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期间的青春奋斗轨迹,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形象。
初到正定,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解决的,是正定县面临的征购负担过重问题,这是关系到全县人民温饱的大问题。1983 年的正定,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县,县里的征购指标相当高,老百姓的粮食不够吃,副业也发展不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做事实在,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大胆提出和解决问题。他深入一线调研摸底,实事求是向中央反映困难,协调解决了高征购导致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他还支持当时的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在河北省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正定,也在那几年,大步走上农业快速发展、农村全面繁荣、农民稳步致富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曾讲过:“改革必然海阔天空,守旧未必风平浪静。”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不断找寻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的改革之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正定应该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道路,自此开始,全县上下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大搞农工商,使正定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利城富乡”。当正定经济发展与人才匮乏的矛盾凸显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创新出台了招贤纳士“九条规定”,受到政策吸引,来正定的人才络绎不绝。他还推动修缮大佛寺,筹资建设荣国府,为正定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0 多年时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正定制定的发展路子,现在依然对正定的发展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成为正定人民心中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 30 多年前的正定,习近平就本着这条信念来工作,为正定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他抓的很多事情,既立足了当时的实际,又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敢抓未成之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读好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故事》,学理论、强信念、作表率,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