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 3 月至 1985 年 5 月,习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习近平同志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他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广揽英才,心系人民,端正党风,谋划发展,使正定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冀中平原农业县赶上时代大潮,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无论是在陕北插队期间,还是在正定工作期间,青年习近平的积极作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实干品质。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青年习近平刚到正定时,就解决了征购粮负担过重的问题,使当地老百姓收入提高,获得感增强。他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始终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为人民的切身利益着想。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是如此,星城社区在 4 月份封控期间点对点送医 40 余次,代购药品百余次。只有把居民当做自己的家人,切实的去做工作,居民才会认可。
二是善于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走大街小巷、走村串户、认真听取不同意见。青年习近平总是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
三是狠抓落实,注重实效。“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青年习近平对于认准了要做的事情,就狠狠抓住,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四是敢于担当,富有责任心。当时作为年轻的县委书记,青年习近平在河北率先推行“大包干”,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带领正定人民脱贫致富,体现出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实干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广大青年要自觉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实干品质,主动抵制社会上的某些浮躁心理影响,主动走进基层了解社情、民情,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实干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