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加以强调的。他是这样要求全党同志的,更是在自己长期工作实践中这样身体力行的。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 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青 少年时代上山下乡,在黄土高原的小山村梁家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
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面对 苦与难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更为感人至深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政治追求。对于常人来说,只要表现好,就容易被组织接纳。他吃苦耐劳、好学上进,表现广受称赞。但因为所谓“家庭问题”,入团入党对他来说是那样的希望渺茫。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面对组织上的冷遇,他没有抱怨,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锲而不舍、坚定不移。他先后写了好几份入团申请书,才在 1972 年秋天入了团。同样,他反反复复写了 10 份入党申请书,最终在 1974 年春天入了党。 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还能不急不躁。他从容自问:“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这一问,让他找到了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脚下的青春答案。当他下定决心留下来的那一刻,他就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理想信念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总是要体现在工作 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看到了这样 的青年习近平:他跟社员一起用挑子,挑着羊粪和牛粪往山上 送,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就用衣服垫着继续挑;他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割麦锄草,身上都晒红了,之后又蜕皮、仍然坚持活不干完不休息;他带领社员打井,率先跳到冰面上,用镐头使劲地挖残冰冻土。他带领群众治沟打坝、植树造林、大办沼气,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因为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并外化成“敢为人先、坚持到底、不辞辛苦”的昂扬斗志,体现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他才能“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学习习近平理想信念。发现自己在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问题。例如: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后我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明确思想,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更加严谨细致,严格把控村级财务,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对于不合理的账务坚决拒绝。确保所有账务的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谨慎性,保障村级账务的准确性。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以强者的勇气面对逆境和挫折。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以开阔者的睿智突破藩篱,积极进取。以实干家的态度立足本职,勇于担当。在奋发有为中,成长为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奉献着、在拼搏进取中放飞梦想,绽放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