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浙江农村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他在安吉、丽水等地调研时,发现农村的卫生环境很差,污染很严重,就专门提出来整治环境的问题。此后,他积极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这成为浙江省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后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思想和实践基础。他十分支持省里安排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去。省里每年派 100 多名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开发山区,受到农民的衷心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山海协作”,十分重视对贫困山区的精准扶贫。他经常到贫困山区调研。他的调研深入,他到过丽水市最困难、最穷的山沟深处,道路很危险。干部们还跟他到过丽水市的最大扶贫项目滩坑水库坝址。他亲自协调这个项目,实际投资 60 多亿元,库容 41.9 亿立方米,装机容量 60.4 万千瓦,移民 5.3 万人,前三年平均利润达 2 亿元,扶贫效果十分明显。在深入调研之后,他了解了山区的具体情况和紧迫任务,强调推动“山海协作”的重要性。“山海协作”中的“山”指的是贫困山区,“海”指的是沿海县市,“山”和“海”之间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他主张把它们衔接起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当时,他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和“海”,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指导意见。直到现在,“山海协作”还在发挥着作用。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标准。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密切联系群众,调整心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树立工作目标,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三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加强对履行当前工作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