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年新年刚过,辗转火车、卡车、徒步,不到 16 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
村里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瘦高的后生有两个很沉的箱子”。直到与习近平相熟了之后,他们才知道,两个箱子里,原来装的满满都是书。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回忆道,“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听说一位从北京来的知青有《浮士德》,他徒步 30 里去借;读诗词读得兴奋了,干脆跑到院子里放声朗诵,读过后喜欢的诗词大多都要背下来;读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他效仿主人公磨练意志,把褥子撤了,睡在光板炕上,一到雨雪天就出去摸爬滚打。
乡亲们记得:“近平炕上都是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干了一天活后,晚上他还点着煤油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习近平曾回忆说,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
2013 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总书记又谈起当年情景:“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 7 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心得体会:结合自身工作,虽然我们身处基层一线,日常工作繁琐忙碌,但我们依然要努力学习,学习工作中的具体法律条文、法规政策、文件精神、会议要求,然后有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学习,只会按部就班、机械模仿就干不出好成绩,比如纪检监察工作,每年都会组织很多培训及各种线上线下测试,其目的就是让我们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学懂弄通,掌握了理论支撑,再融合到实际工作中进行消化、理解到应用,这样干起工作才能游刃有余。
有的人说我就是一名基层一线干部,工作中用不到那么深厚的理论知识,不需要读那么深奥的书,领导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根本不用动脑子、不用学习,错!如果吃不透上级精神,没有提前分析出为什么要干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的意义是什么,这项工作可能出现的漏洞在哪里,简单机械的盲目就干,往往导致工作开展的表面化、片面化、形式化、应付化,最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翻工重干。
如本次疫情防控,我们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要求早晨 9 点前做完,但是每次都有人不按时做或者不做,到了接近 9 点还在用小喇叭围着村庄、小区一遍遍地喊,一遍遍地催,嗓子喊哑了,心操碎了,也不知道谁没做,光知道还差 5 个人甚至不知道差多少,看起来很卖力的样子,好像在“努力地做无用功”。如果我们能提前分析研究外出、流入、特殊人群等情况,整理一个点名册式的实时做核酸的人员台账,已做与未做人员名单一目了然,快收尾时对没做核酸的,直接打电话或者入户,现场进行有效的精准宣传,精准发动,就能真正做到不落一人不漏一户,不至于让上级反馈后才知道辖区内谁没做,然后再进行大量的信息比对、核实、排查、统计等工作,造成被动。提前分析研究,掌握每个人核酸检测情况,进行及时的精准发动,确保按时完成,这才是做到全员核酸的工作要求,这才是将工作落到实处,这才能将工作干好。
同志们,学习是人生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掌握好理论知识,然后有机运用到工作实际中,才能扎实开展好工作,让我们携手共进,把工作干得漂漂亮亮,为卞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各项事业发展增砖添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