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 56 岁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每天把村里的卫生清理干净,大家住着舒服,我也觉得高兴。”东北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侯树国说道。
今年四月份以来,我镇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和困难群众自身特点,不断拓宽思路,深挖岗位需求,将公益性岗位与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经岗位开发,组织报名、民主评议、人员公示、签订协议等流程,共招聘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 201 名,城镇公益性岗位 9 名,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称心”上岗,增加家庭收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对于我们这些年龄偏大,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找一份稳定工作并不容易。前杨官庄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付希兰说,“公益性岗位给我们解决了很大困难,多了这份收入,家里的压力比以前轻了不少。”
为进一步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我镇实行日常管理与重点时段集中行动相结合的灵活管理方式,既减少了帮扶工作中直接给钱给物的“输血”方式带来的弊端,又灵活照顾困难群众,让越来越多困难群众变成了“工薪族”,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同时,严把“监督关”,建立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机制,由村“两委”负责做好公益岗人员的日常签到签退、考勤考评、日常管理和工作任务安排,防止“虚报冒领”等情况,实现公益岗公平、公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