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云官方网站-开云(中国) > 企业要闻 > 三峡能源与开云官方网站-开云(中国)洁能联合投资建设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GW光伏治沙项目入选ESG优秀案例

三峡能源与开云官方网站-开云(中国)洁能联合投资建设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GW光伏治沙项目入选ESG优秀案例

  • 时间:2024-02-01
分享到: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微信分享到新浪微博

近日,电联新媒评选了一批ESG优秀案例,由三峡能源和开云官方网站-开云(中国)洁能联合投资建设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入选。电联新媒从案例背景、实施路径和成效等多个角度对案例作了详细披露:

案例背景

荒漠化问题是影响全球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荒漠化是因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和自然因素(如干旱、风灾等)而导致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加深贫困程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危害。数据显示,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为了防治荒漠化,我国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持续推进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进程。

全球气候变暖是另一个影响全球的重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其中又以能源消费为最大的贡献者。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和推广节能减排,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在双碳目标的落地实施中,以风电、光伏等为代表的清洁新能源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内蒙古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境内分布有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艰巨的荒漠化防治任务。与此同时,内蒙古地区具有良好的“风光资源”,具有发展清洁新能源的天然禀赋。光伏治沙作为一种新业态,将荒漠治理和清洁能源发电结合在一起,将产生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2021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明确了第一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其中就包括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腹地,是黄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同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多为未利用荒沙地,适宜发展光伏治沙产业。项目并网总容量200万千瓦,总投资111.5亿元,项目于2022年6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占地10万亩,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光伏发电、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种植养殖等,以光伏电站建设运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清洁能源供给,解决后续防沙治沙的用能需求,实现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和沙漠变绿洲的双重收益。

实施路径

项目充分利用库布其沙漠丰富的光照资源、广阔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采用“板上双面发电、板下双层生态、板间双层养殖”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充分发挥光伏空间优势,以组件板减少蒸发、以组件基础固沙、板下种植养殖、以作物治沙改土,光伏板建设、板下种植与畜牧养殖的生态良性互动,可有效遏制沙丘移动、治沙改土,创造绿色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项目走出一条新能源发电、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种植养殖、富民利民的科学共赢治沙之路,以立体科学的防沙治沙模式矢志不渝践行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治沙”提供试验示范。项目在沙地保护和治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

(一) 光伏区治沙

光伏阵列分为跟踪系统阵列和固定阵列两种,合理的布设间距如同一排排防护林,可大幅度地削弱风速,可有效固定沙地,降低扬沙起沙,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光伏发电电池组件吸收太阳能后可以有效降低太阳光对地面直射,起到对地面很好的遮阴效果,降低地面温度,从而可以降低地面水分的蒸发。光伏建设后期,对光伏区板间、板下沙漠土地全覆盖撒施芦苇沙障,要求芦苇沙障长短结合,覆盖后无裸露地表,有效减少地表蒸发,最大限度保持土壤的保水量;同时在雨季来临前,采用喷播机、人工结合的方式,对沙障撒施区域进行全覆盖混播草籽的复绿工程。

(二)外围防风阻沙林带

利用乔、灌、草、沙障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就地取材原则,主要栽植小美旱杨、沙柳、杨柴、花棒等灌木,利用水冲法进行栽植;同时选择利用无人机或喷播机进行播种草本植物达到防风复绿目标,机械人工配合进行草方格沙障设置,保障防风固沙,配套供水、供电系统。

(三)沙漠生态养殖

合理利用沙化土地,开展沙漠牧鸡生产活动,利用鸡的施肥、松土、灭蝗、播种等特性,实现土壤改良和牧草增收,通过围栏将场地进行分区,划区轮牧,低密度笼式散养。按此方式牧鸡,每年可向沙地生物施肥约300-360kg/亩,三年后实现植被覆盖度达到80%以上,产草量达到400kg/亩以上。

(四)柔性支架+土壤改良

项目建设508MWp大跨度柔性支架光伏区。大跨度柔性支架每组跨度达32米、高4米,可以满足大型机械作业条件。在柔性支架区域,项目通过播撒微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微生物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此外种植区每亩土地使用沙漠土壤改良剂50-70kg,将沙化土壤改良剂均匀散撒在相应处理区,具有防止沙化、风蚀,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固沙治沙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可使原沙漠土地满足种植要求,使当地植被增加、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履责成效

本项目将产生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生态治理效益、社会发展效益。

1.节能减排效益

项目可实现向蒙西电网年均供应绿色电力约41亿千瓦时,满足超16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有效改善当地能源结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按照火电煤耗(标准煤)304.9g/kWh计算,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25.07万吨,节约水资源496.34万吨。此外,项目每年可以减少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排放,其中减少烟尘排放量约78.7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93.9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4.8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40.69吨,有效减轻大气污染。

2.生态治理效益

项目所在区域植被覆盖率有望由不足3%提升至60%以上,可修复10万亩沙漠,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并可以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项目将有效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上游和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提高碳中和贡献水平。

3.社会发展效益

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流转租赁当地农牧民未利用荒沙土地、吸纳具备务工能力的原住农牧民到项目进行就业、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乡村振兴互助模式等创造组件清洗、板下种植作物除草浇水管护、开展牧业养殖等工作,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能源动力”。

随着绿化治沙的不断深入,环境的不断改善,将陆续吸引各类引资开发项目,逐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不仅为当地带来大量工作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以此带动其它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态、治理沙地意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当地居民幸福指数。此外,项目建成后,犹如深蓝色海洋的光伏区域可打造成旅游观光的景点,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往,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工作展望

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已于2023年11月29日并网发电。项目将在节能降耗、绿色低碳、沙漠治理等方面发挥显著的示范效应,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黄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项目还将发挥临近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永久会址的位置优势,通过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这一世界级平台,展现中国防沙治沙的新技术、新模式,向全球面临荒漠化威胁的国家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荒漠化治理成功经验